导航
首页
习题集
教师介绍
积分商城
我要试听
直播
个人中心
登录
注册
走进新课程高中物理必修一
首页
/
全部课程
/
物理
/ 走进新课程高中物理必修一
¥6980.00
购买课程
目录
课程详情
评价
学生
分享有赏
点击展开目录,进入板块学习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1.1 质点 物理模型
1.1.1 质点
1.1.1.1 过程对比
1.1.1.2 情景对比
1.1.1.3 概念性问题
1.1.1.4考点矢量和标量的判断
1.1.1.5考点物理量正负是否表示方向判断
1.1.1.5考点物理量正负号涵义的判断
1.1.2 物理模型
1.2 位置的变化 位移
1.2.1 时间
1.2.1.1考点时间间隔的判定
1.2.1.2考点时刻的判定
1.2.1.3考点时间的判定
1.2.1.4考点时间时刻与时间间隔综合
1.2.1.5考点时间轴
1.2.2 参考系
1.2.2.1考点用相对运动规律判断物体运动状态
1.2.2.2考点判定同一物体在不同视角下的运动情况
1.2.2.3考点判断哪个物体为参考系
1.2.2.4考点判断以哪个物体为参照物是相对运动的
1.2.2.5考点相对于确定参考系下物体运动情况判断
1.2.2.6考点参考系
1.2.2.7考点坐标系
1.2.2.8考点坐标系应用之求物体最小距离
1.2.3 位移
1.2.3.1 位移大小
1.2.3.2 位移路程计算对比
1.2.3.3 位移概念
1.2.3.4考点位移与路程概念区分
1.2.3.5考点位移和路程计算综合
1.2.3.6考点与实际图像结合的位移与路程计算
1.2.3.7考点与图像结合物体路程或者位移定性分析
1.2.4.8考点结合图像判断物体的位移大小与方向
1.2.4.9考点位移大小等于路程的情况判断
1.2.4.10考点物体运动轨迹判断基础
1.2.4.11考点位移和路程的极值计算
1.2.4.12考点物体运动状态与物体位移和路程之间的关系
1.2.4.13考点多过程运动位移和路程计算
1.2.4.14考点路程的计算
1.2.4.15考点位移的计算
1.3 位置变化的快慢 速度
1.3.1 速度
1.3.1.1 速度概念
1.3.1.2 速度和速率的计算
1.3.1.3 匀速直线运动
1.3.1.4 实际测速
1.3.2 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1.3.2.1 平均速度辨别
1.3.2.2 平均速度思想意义
1.3.2.3 直接求平均速度
1.3.2.4 干扰下求平均速度
1.3.2.5 多过程求平均速度
1.3.2.6 瞬时速度
1.3.2.7 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对比
1.3.2.8 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对比
1.3.2.9 速度和速率综合分析
1.3.2.10 运动实际分析
1.3.3 测量瞬时速度实验
1.4 速度变化的快慢 加速度
1.4.1 加速度
1.4.1.1 加速度的概念
1.4.1.2 加速度的意义
1.4.1.3 加速度的单位
1.4.1.4 加速度的矢量性
1.4.1.5 加速度数值的含义
1.4.1.6 加速度计算(确定型)
1.4.1.7 加速度计算(不确定型)
1.4.1.8 加速度与速度关系(应用)
1.4.1.9 加速度与速度关系(理论)
1.4.1.10 加速度变化率
1.4.1.11 加速度测量实验
1.4.1.12加速度与速度之间的关系
1.4.1.14加速度解释常见物理现象
1.4.1.15速度与速度变化量之间的关系
1.4.1.16判断物体运动情况是否可能发生
1.4.1.17速度与加速度有关的简单物体运动状态判定
1.4.1.18加速度与速度、速度变化量之间的关系综合
1.4.1.19用加速度计算速度变化时间
1.4.1.20由于速度方向不定导致加速度的多解类问题
1.4.1.21与简单机械结合的加速度计算问题
1.4.1.22多阶段运动的加速度计算
1.4.1.23加速度的其它创新问题
1.4.1.24匀加速直线运动推论
1.4.1.25匀加速直线运动六个比例推论
1.4.2 简单运动图像
1.4.2.1 单物体位移时间图像
1.4.2.2 单物体速度时间图像
1.4.2.3 多物体位移时间图像
1.4.2.4 多物体速度时间图像
1.4.2.5 不同图像对比
1.4.2.6 特殊图像
1.4.3打点计时器
1.4.3.1考点打点计时器
1.4.3.2考点用打点计时器测瞬时速度
1.4.3.3考点打点计时器实验中纸带的处理
1.4.3.4考点用打点计时器测运动时间和位移
1.4.3.5考点用打点计时器测重力加速度
1.4.4测量物体加速度实验
1.4.4.1考点测量物体运动加速度实验
1.4.4.2考点测量物体瞬时速度实验
1.4.4.3考点DIS系统
1.4.4.4考点DIS测速度
1.4.4.5考点DIS测物体运动位移
1.4.4.6考点DIS测物体运动瞬时速度
1.4.4.7考点DIS测位移和速度
1.4.4.8考点用DIS测定加速度
1.4.4.9考点用DIS测定位移和速度
1.4.5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1.4.5.1考点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实验基础
1.4.5.2考点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实验数据处理
1.4.5.3考点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实验误差分析
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
2.1 伽利略对落体运动的研究
2.1.1 伽利略实验
2.1.1.1 伽利略实验的体现的科学方法
2.1.1.2 伽利略实验的探究过程
2.1.1.3 伽利略实验的研究过程
2.1.1.4 伽利略实验的结论
2.1.2 自由落体运动
2.1.2.5考点等效转换法解决自由落体运动问题
2.1.2.6考点竖直上抛运动
考点自由落体运动之等时间释放问题
2.1.2.4 自由落体实验
2.2 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2.2.1 速度规律
2.2.1.1 v-t关系
2.2.1.2 v-t图像
2.2.2 位移规律
2.2.2.1 h-t关系
2.2.2.2 h-v关系
2.2.2.3 综合关系
2.2.2.4 考虑其他因素
2.2.3 综合
2.2.3.1 竖直上抛速度与加速度
2.2.3.2 竖直上抛的计算
2.2.3.3 某段分析
2.2.3.4 对比问题
2.2.3.5 等间隔问题
2.3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2.3.1 单过程初速为零型
2.3.1.1 简单计算
2.3.1.2 等间隔(等时间、等位移)
2.3.1.3 中点问题(位移中点、时间中点)
2.3.1.4 实际问题分析
2.3.1.5 给出规律分析
2.3.2 单过程初速不为零型
2.3.2.1 简单计算
2.3.2.2 分阶段加速度计算
2.3.2.3 等位移问题
2.3.2.4 向上运动分析
2.3.2.5 等速度问题
2.3.2.6 实际情境问题
2.3.2.7 中点问题
2.3.2.8 规律已知问题
2.3.2.9 运动综合
2.3.2.10 运动图像结合
2.3.2.11 运动状态分析
2.3.3 刹车问题
2.3.3.1 简单刹车
2.3.3.2 刹车距离
2.3.3.3 是否碰撞
2.3.3.4 刹车陷阱
2.3.3.5 安全问题
2.3.4 多过程问题
2.3.4.1 简单多过程的计算
2.3.4.2 简单多过程物理量定性判断
2.3.4.3 斜面分段过程
2.3.4.4 多过程的平均速度
2.3.4.5 复杂多过程分析
2.3.5 相遇追及问题
2.3.5.1 加速追匀速
2.3.5.2 匀速追减速
2.3.5.3 加速追加速
2.3.5.4 复杂过程(转向、多物体...)
2.3.6 总结类问题
2.3.6.1 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的比例关系
2.3.6.2 等间隔的综合问题
2.3.6.3 匀变速直线运动中定性判断
2.3.6.4 匀变速直线运动中定量计算
2.3.7 综合运动图像
2.3.7.3 a-t图像
1.7.3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各种比例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各种比例的应用
考点追及相遇类临界加速度计算
考点追及相遇问题之临界距离计算
考点追及相遇之判定是否会相遇
考点追及相遇之计算最近距离
考点追及相遇之时间计算
考点追及相遇之相遇次数判定
考点追及相遇问题之其它计算问题
考点变速直线运动的其它题型
第三章 相互作用与力的平衡
3.1 生活中常见的力
3.1.1 力的概述
3.1.1.1 力的矢量性
3.1.1.2 共点力的概念
3.1.1.3 力的性质命名
3.1.1.4 力的作用效果
3.1.1.5 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
3.1.2 重力
3.1.2.1重力的理解
3.1.2.2重力加速度
3.1.2.3重心
3.1.2.4重力的计算
3.1.3 弹力
3.1.3.1弹力的产生条件
3.1.3.2弹力的方向
3.1.3.3弹力示意图
3.1.3.4弹簧的弹力
3.1.3.5观察微小形变
3.1.4 探究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
3.1.5 摩擦力
3.1.5.1 摩擦力产生条件
3.1.5.2 基本概念
3.1.5.3 摩擦力大小(竖直)
3.1.5.4 摩擦力大小 (水平)
3.1.5.5 摩擦力大小综合
3.1.5.6 摩擦力方向
3.1.5.7 摩擦力综合判断
3.1.5.8 摩擦力实验
3.1.5.9 实际问题
3.2 力的合成
3.2.1 力的合成
3.2.1.1简单力的合成
3.2.1.2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法则
3.2.1.3一恒一定角问题
3.2.1.4二力的合成的范围问题(大小)
3.2.1.5二力的合成的范围问题(角度)
3.2.1.6多力的合成的范围问题
3.2.2 探究互成角度力的合成
考点探究力合成规律实验操作基础
考点探究力合成规律实验图像处理
考点探究力合成规律实验中误差原因分析
考点探究力合成规律实验变力处理
3.3 力的分解
3.3.1 力的分解
3.3.1.1力的分解的理解
3.3.1.2平行四边形法则
3.3.1.3按力的作用效果分解
3.3.1.4一恒一定角
3.3.1.5实际应用
3.4 共点力的平衡
3.4.1 平衡状态
3.4.1.1 单物体受力平衡
3.4.1.1 单物体受力平衡
3.4.1.2 多物体受力平衡
3.4.1.4 对受力平衡的理解
3.4.1.5 实验
3.4.2 正交分解
3.4.2.1 正交分解的计算与分析
3.4.2.2 正交分解的动态分析
3.4.3 常规受力分析
3.4.3.2 单物体静态分析
3.4.3.3 多物体分析
3.4.3.1 单物体与一个斜面
3.4.3.2 单纯单物体
3.4.3.3 摩擦力分析
3.4.3.4 多物体与一个面
3.4.3.5 支持力分析
3.4.3.6 浮力分析
3.4.3.7 轻绳的拉力分析
3.4.3.8 图表分析
3.4.3.9 单物体与多个斜面
3.4.3.10 弹簧测力计的特性
3.4.3.11 拱桥问题
3.4.4 叠放模型
3.4.4.1 斜面叠放问题
3.4.4.2 运动状态下叠放问题
3.4.4.3 实验
3.4.4.4 静止状态下叠放问题
3.4.5 斜面模型
3.4.5.1 光滑斜面受力分析
3.4.5.3 粗糙斜面受力分析
3.4.5.4 对重力正交分解的理解
3.4.5.5 未知有无摩擦力的情况
3.4.6 绳杆模型
3.4.6.1 轻绳模型
3.4.6.2 弹簧模型
3.4.6.3 轻杆模型
3.4.6.4 滑轮模型
3.4.6.5 铰链模型
3.4.7 整体隔离法
3.4.7.1 单物体受力
3.4.7.2 多物体分析物体受力
3.4.8 动态平衡
3.4.8.1 轻绳动态模型
3.4.8.2 单纯力动态模型
3.4.8.3 斜面动态模型
3.4.8.4 轻杆动态模型
3.4.8.5 铰链动态模型
3.4.8.6 弹簧动态模型
3.4.8.7 外力与摩擦力模型
3.4.8.8 实验与图表分析
3.4.8.7 刚性杆模型
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
4.1 牛顿第一定律
4.1.1 伽利略斜面实验
4.1.1.1 理想斜面实验
4.1.1.2 自由落体斜面实验
4.1.1.3 斜面实验物理思想
4.1.1.4 两个斜面实验比较
4.1.2 牛顿第一定律
4.1.2.1 牛顿第一定律概念
4.1.2.2 惯性概念辨析
4.1.2.3 判断速度方向
牛顿第一定律的发现史
考点亚里士多德、伽利略、笛卡尔以及牛顿对力与运动关系的观点
4.2 牛顿第二定律
4.2.1 探究加速度与力和质量的关系
4.2.1.1 力与加速度的实验
4.2.1.2 力与加速度的关系
考点用DIS测定重力加速度
考点用DIS研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
考点用DIS研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
4.2.2 牛顿第二定律
4.2.2.1 牛顿第二定律的概念
4.2.2.2 牛顿第二定律的简单计算
4.2.2.3 斜面问题
4.2.2.4 图像问题
4.2.2.5 列车内的加速度情况
4.2.2.7 竖直平面内加速度的变化
4.2.2.9 圆环问题
4.2.2.10 弹簧问题
4.2.2.11 摩擦力作用的问题
4.2.2.12 受力分析
4.2.2.1 牛二简单计算
4.2.2.2 史实
4.2.2.3 牛二的概念
4.2.2.4 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关系的实验
4.2.2.5 与受力分析结合的牛二计算
4.2.2.6 对牛二公式的理解
4.2.2.7 加速度的概念
4.2.2.8 斜面上的加速度问题
4.2.2.9 有加速度参与的受力分析
4.2.2.10 有摩擦力参与的牛二计算
4.2.2.11 与运动相关的牛二计算
4.2.2.12 弹簧问题
4.2.2.13 单摆问题
4.2.2.14 牛二相关的动态分析
4.2.2.15 有滑轮参与的牛二计算
4.2.2.16 关于受力变化的图像问题
4.2.2.17 关于运动的图像问题
4.3 力学单位制
4.3.1 国际单位制
考点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
考点国际单位制导出单位
考点新单位的推导换算
考点常见的能量单位
考点常见的力学单位
考点常见的电学单位
考点物理学常量的单位
考点物理量单位之间的换算
4.4 牛顿第三定律
4.4.1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4.4.1.1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
4.4.1.2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应用
4.4.1.3 两者与平衡力的关系
4.4.1.4 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分析
4.4.1.5 实验
4.5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
4.5.1 超重与失重
4.5.1.1 超失重状态的判断
4.5.1.2 电梯问题
4.5.1.3 超失重的计算
4.5.1.4 超失重的图像
4.5.1.5 超失重的概念
4.5.1.6 漏水问题
4.5.1.7 超失重的应用
4.5.2 瞬时性问题
4.5.2.1 列车问题的判断
4.5.2.2 地面观察者问题
4.5.2.3 列车问题的计算
4.5.2.4 剪线问题
4.5.2.5 系统运动问题
4.5.2.6 撤力加力问题
4.5.3 连接体模型
4.5.3.1 轻绳连接体
4.5.3.2 弹簧连接体
4.5.4 传送带模型
4.5.5 滑块木板模型
0条评价
查看更多
0人
查看更多
请先登录账号
在线支付
名师教学
走进新课程高中物理必修一
0
0
¥6980.00
在线支付
¥6980.00
(6980积分)
优惠劵
确定
微信支付
支付宝
积分购买
其他课程推荐
名师教学
6.1 测电阻、电功率实验
0
0
¥6980.00
名师教学
模块六 电学测量
0
0
¥6980.00
名师教学
5.2 并联电学计算
0
0
¥6980.00
名师教学
5.3 串并联综合电路计算
0
0
¥6980.00
×
成功提示
错误提示
提示
错误
错误
错误
×
切换正在学习的年级和学科
正在学习学段
全部
小学
初中
高中
正在学习地域
全部
山西
湖南
湖北
河南
安徽
黑龙江
吉林
辽宁
内蒙古
广东
河北
浙江
天津
山东
海南
北京
福建
上海
广西壮族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回族
新疆
江西
江苏
全国
正在学习年级
全部
词汇库
语法库
(初)阅读库
听力库
写作库
(高)阅读库
翻译库
小学同步
七年级
八年级
中考粗分
中考
人教版
鲁教版
北师版
湘教版
高考
高中同步
新概念英语
奥数
口算
必修1
必修2
必修3
选择性必修1
选择性必修2
选择性必修3
国际初中
沪教版
正在学习学科
全部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语文
科学
政治
历史
道德与法治